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及关键技术

被引:44
作者
陈星莺 [1 ]
陈楷 [2 ]
刘健 [3 ]
丁孝华 [4 ]
余昆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2] 南京供电公司
[3]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配电网; 智能调度; 调度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储能装置、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接入配电网运行改变了配电网能量平衡的模式,为了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在分析配电网及其调度控制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配电网智能调度目标和调度对象。为实现配电网的高效运行,提出基于配电网络、电源和负荷互动的多维多阶段递进式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给出了配电网智能调度系统的功能结构。提出为实现配电网智能调度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探索了配电网调度的发展趋势,给出了相关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用户侧互动模式下发用电一体化调度计划 [J].
夏叶 ;
康重庆 ;
宁波 ;
丁茂生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1) :17-23
[2]   考虑设备健康状态的智能调度策略 [J].
宋卓然 ;
刘东 ;
尤毅 ;
于文鹏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1, 39 (20) :43-47
[3]   特/超大型城市智能配电网调度高层应用 [J].
金勇 ;
刘俊勇 ;
魏震波 ;
刘友波 ;
许晓锋 .
供用电, 2011, 28 (02) :18-22
[4]   智能电网发展形态探讨 [J].
李威 ;
丁杰 ;
姚建国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2) :24-28
[5]   城市电网自愈控制体系结构 [J].
陈星莺 ;
顾欣欣 ;
余昆 ;
刘皓明 ;
王平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24) :38-42
[6]   分布式发电技术及其并网运行研究综述 [J].
余昆 ;
曹一家 ;
倪以信 ;
陈星莺 ;
郭创新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6) :741-748
[7]   中国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技术进展评述 [J].
常康 ;
薛峰 ;
杨卫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17) :10-15
[8]   智能电网技术综述 [J].
陈树勇 ;
宋书芳 ;
李兰欣 ;
沈杰 .
电网技术, 2009, 33 (08) :1-7
[9]   智能电网 [J].
余贻鑫 ;
栾文鹏 .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 25 (01) :7-11
[10]   3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J].
张伯明 ;
孙宏斌 ;
吴文传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13)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