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断裂带晚更新世活动的若干地质地貌证据及位移速率

被引:14
作者
宋方敏
李传友
陈献程
张兰凤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右江断裂带; 断裂活动; 位移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右江断裂带地处桂西断块区,有记载以来沿带曾发生40~50级地震15次,属中强地震带。笔者在室内卫片、航片、大比例尺地形图解译和分析的基础上,经野外实地调查,获得了断裂带晚更新世活动的若干地质地貌证据,实测了断裂的左旋位移数据。文中介绍了有关证据,并根据年龄数据,计算了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的水平和垂直位移速率。断裂带在平面上分3大段,即百色以西段、百色—思林段、思林—坛洛段,各大段又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个小段。断裂断错了距今(328±025)×104a~(1016±079)×104a的阶地堆积物和残坡积物,控制着百色—田东晚第四纪盆地的发育,地貌上形成断层谷和槽地、断层崖和陡坎,横穿断裂的水系发生同步左旋位移,其活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张性差异运动。晚更新世不同时段以来断裂的水平位移速率为147~198mm/a,中更新世以来的垂直位移速率为074~076mm/a,晚更新世以来为01~035mm/a。该断裂的位移速率明显低于其西的川滇断块内部断裂,更低于川滇断块周边断裂。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2]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的GPS速度场与活动地块 [J].
张培震 ;
王琪 ;
马宗晋 .
地学前缘, 2002, (02) :430-441
[3]   丽江-小金河断裂第四纪以来的左旋逆推运动及其构造地质意义——陆内活动地块横向构造的屏蔽作用 [J].
向宏发 ;
徐锡伟 ;
虢顺民 ;
张晚霞 ;
李洪武 ;
于贵华 .
地震地质, 2002, (02) :188-198
[4]   广西地区的水系展布与活动断裂及新构造应力场的关系 [J].
尹克坚 .
华南地震, 1995, (01) :62-67+94
[5]   广西新构造分区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J].
李伟琦 .
华南地震, 1989, (04) :22-26
[6]   右江断裂带的新构造活动 [J].
刘锡大 ;
侯建军 ;
游象照 .
地震研究, 1987, (02) :175-183
[7]   广西地震活动性研究 [J].
吴时平 ;
龙安明 ;
尹克坚 .
华南地震, 1987, (01) :48-62
[8]   广西强震的空间分布与震源断裂方向 [J].
邓业权 .
华南地震, 1986, (01) :26-32
[9]  
小江活动断裂带[M]. 地震出版社 , 宋方敏等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