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区公交车站PM2.5与CO暴露水平研究

被引:19
作者
龙连芳 [1 ]
王新明 [1 ]
冯宝志 [1 ]
张艳利 [1 ]
杨海峰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PM2.5; CO; 公交车站; 城区微环境;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用便携式颗粒物浓度测定仪(DustTrak Model8520)和CO测定仪(Q-Trak Model8551),于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对广州市区11个代表性公交车站的PM2.5和CO暴露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公交车站7:00~19:00时间段PM2.5的平均浓度范围为206~348μg/m3,总体均值达288μg/m3,显示公交车站PM2.5污染问题突出;CO平均浓度范围1.5~4.0mg/m3,总体平均2.8mg/m3,有六个站点平均浓度超过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4.0mg/m3或3.2mg/m3)。大多数站点工作日与非工作日PM2.5与CO水平差异不大,部分站点则受车流量和客流量变化影响呈现差异。同一站点PM2.5日变化特征不如CO明显,一次污染物CO变化受交通高峰影响呈双峰特征,而PM2.5水平影响因素复杂,一般白天较低,夜晚21:00出现峰值。不同站点CO与车流量未见显著相关性,表明车流量并不是决定公交站点CO水平的唯一因素,而扩散条件及公交车排放可能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与CO不同,不同站点PM2.5与车流量表现出显著相关(p<0.05),可能侧面反映路面扬尘对公交车站PM2.5水平的影响和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广州城区秋季大气PM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分析 [J].
吕文英 ;
徐海娟 ;
王新明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01) :98-101
[2]   广州大学城大气PM质量浓度与影响因素 [J].
黄虹 ;
曾宝强 ;
曹军骥 ;
麦志远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05) :103-106
[3]  
汽油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J]. 游秋雯,葛蕴珊,尤可为,王军方,何超.环境科学. 2009(02)
[4]   广州市夏、冬季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特征 [J].
黄虹 ;
李顺诚 ;
曹军骥 ;
邹长伟 ;
陈新庚 ;
范绍佳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12) :954-958
[5]   广州东站室内停车场空气中羰基化合物调查 [J].
冯艳丽 ;
陈颖军 ;
文晟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11) :863-864+875
[6]   北京市大气中CO的浓度变化监测分析 [J].
薛敏 ;
王跃思 ;
孙扬 ;
胡波 ;
王明星 .
环境科学, 2006, (02) :200-206
[7]   广州市街道环境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J].
李龙凤 ;
王新明 ;
赵利容 ;
何秋生 ;
盛国英 ;
傅家谟 .
地球与环境, 2005, (02) :57-60
[8]   公交车场挥发性有机物暴露水平的GC-MS测定 [J].
何秋生 ;
王新明 ;
盛国英 ;
傅家谟 .
分析测试学报, 2004, (S1) :187-188+191
[9]   南宁市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污染水平研究 [J].
朱易 ;
胡衡生 ;
张新英 ;
黄劢 ;
罗洪亮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4, (03) :176-178+242
[10]   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污染水平 [J].
黄鹂鸣 ;
王格慧 ;
王荟 ;
高士祥 ;
王连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4)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