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侯■簋与吴国

被引:43
作者
李学勤
机构
关键词
文侯; 东国; 王伐; 青铜器; 历史文物; 烟墩山; 虞侯; 都邑; 申伯; 《吴越春秋》; 周王; 荆蛮; 六朝时代; 吴国; 太伯;
D O I
10.13619/j.cnki.cn11-1532/k.1985.07.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宜侯矢簋是1954年在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简报发表于1955年,到现在正好是三十年。这件簋有铭十二行,存一百一十八字,是建国初最早出现的长篇金文,不少学者作有考释。近年随着吴文化研究的开展,宜侯矢簋的价值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又有许多论作陆续发表,多有创获。当前研究宜侯矢簋,条件和五十年代有很大不同。这些年江苏省的考古工作有丰富成果,使我们对丹徒烟墩山青铜器能作出新的分析和理解,例如: 一,已经判明,烟墩山青铜器出自一座大型土墩墓。土墩墓这种特殊的墓葬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25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母子墩墓青铜器及有关问题探索 [J].
肖梦龙 .
文物, 1984, (05) :11-15
[2]   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 [J].
肖梦龙 .
文物, 1984, (05) :1-10+97
[3]   铜器铭文宜、虞、矢的地望及其与吴国的关系 [J].
黄盛璋 .
考古学报, 1983, (03) :295-305
[4]   西周铜器断代(四) [J].
陈梦家 .
考古学报, 1956, (02) :85-94+164
[5]  
周初■器铭文综合研究.[J].谭戒甫;.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 00
[7]  
说俎字..于豪亮;.中国语文研究., 02
[8]  
古文字类编..高明;涂白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