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贫困”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制度障碍分析

被引:12
作者
左菁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贸易法学院
关键词
贫困; 贫困标准; 农村贫困线;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7.07.011
中图分类号
D922.182.3 [社会保障法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反贫困”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虽然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农村低保的试点工作,但各地农村低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障碍,很多地区的农村低保工作都处于基本停滞状态。我国各地地方政府应拓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渠道,科学划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合理选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象,不断完善本地区的相关制度,推进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农村贫困:现状与对策 [J].
李红霓 .
农村经济, 2004, (09) :14-15
[4]   广东农村贫困标准的探讨 [J].
卜妙金 .
南方农村, 2002, (04) :42-45
[5]   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 [J].
童星 ;
林闽钢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3) :86-98
[6]  
中国贫困标准如何确定[N]. 李存才.中国财经报. 2004 (001)
[7]  
全国现有402万农村低保对象[N]. 翟伟,杨维汉.新华每日电讯. 2003 (001)
[8]  
经济增长与农业[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美]舒尔茨,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