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再认识

被引:24
作者
刘国祥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
关键词
兴隆洼; 文化; 居室葬;
D O I
10.16143/j.cnki.1001-9928.2003.01.006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居室葬俗延续的时间非常久远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 ,直至近现代的某些少数民族中仍旧流行。兴隆洼遗址和查海遗址均发现有居室墓葬 ,这说明居室葬并非某一遗址的独特现象 ,而是兴隆洼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居室墓在室内的位置比较固定 ,通常一座房址内仅埋有一座居室墓葬。兴隆洼遗址共发现居室墓葬 30余座 ,查海遗址仅发现有 6座。居室葬代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埋葬制度 ,具有浓重的宗教祭祀意义。少数人物因生前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或死因特殊 ,死后被埋在室内 ,成为生者崇拜、祭祀的对象。兴隆洼文化的居室葬俗对辽西地区后来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均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甸子玉器试探 [J].
刘国祥 .
考古, 1999, (11) :56-70
[2]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 [J].
刘国祥 .
考古, 1998, (05) :65-79
[3]   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 [J].
郭大顺 .
文物, 1997, (08) :20-26+99
[4]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 [J].
杨虎 ;
刘国祥 .
考古, 1997, (01) :1-26+52+97
[5]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及相关问题探讨 [J].
杨虎 ;
刘国祥 .
考古, 1997, (01) :27-36
[7]  
内蒙古察右前旗庙子沟遗址考古纪略 .2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 . 1989
[8]  
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文化遗址调查 .2 内蒙古文物考古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