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LC播撒设备研制与播撒试验
被引:1
作者
:
陈保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陈保国
陈争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陈争旗
樊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樊鹏
何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何军
郭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郭强
机构
:
[1]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来源
:
陕西气象
|
2004年
/ 06期
关键词
:
LC;
设备研制;
地面试验;
空中试验;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81 [人工降雨];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1 ;
摘要
:
研制出一套适于陕西播云作业的液态二氧化碳 ( LC)播撒设备 ,开发 LC催化技术方法,通过试验得出最佳播撒速率 ,提高作业效果 ;根据播云作业需要提出技术指标 ,并进行地面、空中试验 (包括静态、动态试验 )。结果表明 :LC的纯度是决定喷撒质量的关键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 LC小粒子浓度较高 ,谱型较窄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粒子谱明显拓宽 ,峰值浓度降低 ;地面使用0 .6mm喷头 ,喷撒速率为 10~ 12 g/s,喷头距离激光束为 10 cm时 ,PMS粒子测量系统检测到LC粒子谱宽在 0 .5~ 175μm之间 ,小粒子平均总数密度为 146个 /cm3 。冰雪晶平均总数密度为 71个 /L;陕西春、秋季适宜催化的降水云系云体温度较高 ,LC宜作为播云首选冷云催化剂。当播撒率为 10~ 12 g/s时 ,作业数分钟后 ,机载 PMS粒子测量系统和地面雷达检测到云物理响应参数与云的本底值对比分析证明 :播撒 LC有利于云水向雨水的转化 ,催化效果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液态二氧化碳播云物理效应的观测研究
[J].
樊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樊鹏
;
陈保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陈保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雷恒池
.
气象,
2004,
(02)
:34
-38
[2]
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条件和方法的探讨
[J].
胡志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胡志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S1)
:10
-13
[3]
陕甘宁人工增雨技术开发研究.[M].樊鹏主编;.气象出版社.2003,
[4]
二氧化碳生产及应用.[M].张美华等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
←
1
→
共 4 条
[1]
液态二氧化碳播云物理效应的观测研究
[J].
樊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樊鹏
;
陈保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陈保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雷恒池
.
气象,
2004,
(02)
:34
-38
[2]
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条件和方法的探讨
[J].
胡志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胡志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S1)
:10
-13
[3]
陕甘宁人工增雨技术开发研究.[M].樊鹏主编;.气象出版社.2003,
[4]
二氧化碳生产及应用.[M].张美华等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