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1 条
闭坑矿山的正负生态环境效应与对策
被引:95
作者:
武强
[1
,2
]
李松营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2] 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质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闭坑矿山;
环境正效应;
环境负效应;
开发挖掘;
预控治理;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7.4005
中图分类号:
TD167 [矿山环境地质];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819 ;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科学应对大量矿山闭坑后出现的环境问题,有效开发利用其采掘空间和地面设施及伴生资源等,做到趋利避害、化害为利,应用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学和采矿学等理论,全面研究了闭坑矿山的正负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开发挖掘和预控治理对策。研究指出:闭坑矿山存在着形成劣质矿井(坑)水、污染地下水与地表水、危害城乡供水、造成地表二次塌陷与山体滑坡、影响高层建筑地基稳定或致建筑物破裂等负效应;同时也存在着采掘空间可供农作物、石油、城市垃圾、工业"三废"储藏(存)与种养殖、汛期拦洪,也可开发为地下科技原位试验场、军事防御工程、疗养院、地下城市以及旅游、科教、休闲场所、光伏发电站等,还可以利用势能差与电价差发电以及开采地热、煤层气、水等伴生资源与开发利用所属土地、地面建筑等正效应。提出了诸如做好收尾地测工作、采掘资料归档、开展专题研究与生态环境监测、防治地质灾害与环境污染、加强相邻生产矿井防治水工作、制定规范闭坑矿山开发利用的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多渠道融资以及在开发挖掘闭坑矿山生态环境正效应时应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出现新的负生态环境效应等主要对策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2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