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黄芪属的两种药用价值较高、分类学上又颇为相近的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 ,就其种子和幼苗形态、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及染色体核型等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2种植物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基本相同 ,但在种子和幼苗形态、花粉形态及染色体核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表现为 :(1)膜荚黄芪的幼苗较蒙古黄芪高大、粗壮 ,密被长柔毛 ,电镜下表皮毛表面密被乳头状突起 ;第 1至 4真叶为三出羽状复叶 ,第 5真叶开始出现具 5小叶的羽状复叶并逐渐增多 ,成熟时小叶可达 13枚~ 2 7枚 ;小叶较大 ,长 7mm~ 30 m m,宽 3m m~ 10 m m;而蒙古黄芪疏被短柔毛 ,毛表面较光滑 ,第 2真叶即为具 5小叶的羽状复叶 ,成熟时小叶多达 2 5枚~ 37枚 ,小叶长 5 mm~ 10 m m,宽 3mm~ 5 mm。 (2 )膜荚黄芪的荚果表面伏生黑色短柔毛 ,种皮表面纹饰为复网状 ;蒙古黄芪的荚果无毛 ,种皮纹饰为皱折状。(3)膜荚黄芪的花粉粒近圆球形 ,萌发沟短而宽 ;蒙古黄芪的花粉粒长球形 ,萌发沟细。 (4)膜荚黄芪的核型公式为 2 n=2 x=16 =10 m+6 sm,属 1B型 ;蒙古黄芪为 2 n=2 x=16 =8m+8sm,属 1C型。上述特征可用于 2者的识别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