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强度变化的特征及其与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被引:16
作者
高建芸 [1 ]
余锦华 [2 ]
张秀芝 [3 ]
张容焱 [1 ]
机构
[1]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 强度变化; 热带气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79—2005年NCEP/DOE AMIP-Ⅱ再分析逐日平均资料,根据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特点,研制了能较好表征季风槽活动的强度指数和位置指数,并分三段描述不同区域季风槽的活动特征及其对生成于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热带气旋(MTTC)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季风槽强度指数和位置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季风槽强度越强,其位置越偏北。(2)季风槽强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1994年前以4~5年的变化周期较为显著,1994年后2~3年的周期较明显。(3)不同区域季风槽强度的影响因子不同。前期海温场的异常将导致大气环流异常,致使不同区域的季风槽强度异常。(4)季风槽强度与MTTC频数异常密切相关,3个不同区域的季风槽以南海季风槽强度与MTTC频数异常的关系最为密切。MTTC异常偏少年大多出现在季风槽总体偏弱,各区域季风槽也偏弱的年份;MTTC异常偏多年可能出现在季风槽偏强的年份,也可能出现在季风槽总体偏弱但南海季风槽偏强的年份,且后者出现的概率更大一些。(5)季风槽强度的季节内变化能为TC的生成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季风槽同时处于30~60天振荡和准双周10~20天振荡的活跃期时,有利于MTTC的生成。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变化对台风生成的影响 [J].
王慧 ;
丁一汇 ;
何金海 .
气象学报, 2006, (03) :345-356
[2]   对东亚夏季风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关系的初步分析 [J].
孙秀荣 ;
端义宏 .
大气科学, 2003, (01) :67-74
[3]   夏季东亚环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对登陆中国台风的影响 [J].
张庆云 ;
彭京备 .
大气科学, 2003, (01) :97-106
[4]   1998和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异常特征及其大尺度条件 [J].
孙颖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2, (05) :527-537
[5]  
The form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J] . W. M. Gray.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