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文献探讨“脾”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8
作者
侯灿
机构
[1] 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组
关键词
解剖学; 脏腑; 《内经》; 解剖部位; 针灸大成; 《黄帝内经》; 针灸大全; 中医文献; 医籍考;
D O I
10.16305/j.1007-1334.1979.01.02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日本有关中医文献中均把中医"脾"叫做"膵",膵就是现代解剖学的胰.到底中医的脾在中医解剖学上指的是哪一个器官?又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上的哪个器官?这是研究中医脾的学说、研究脾的病理生理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下面从古代中医文献中探讨一下.现存中医最早著作之一《内经》中已出现脾的概念,但未见描述它的解剖部位,仅在该书《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提供一条线索:"脾与胃以膜相连".从该书《灵枢·经水篇》"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看来,该书所述脏腑一定有其解剖学根据,从现代解剖学材料看,胃与其周围若干器官相接触,在胃的各邻接面上,有由系膜构成的肝韧带与肝相连,胃结肠韧带与结肠相连,胃脾韧带与脾相连,唯独没有韧带(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3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