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

被引:137
作者
陆元昌 [1 ]
张守攻 [2 ]
雷相东 [1 ]
宁金魁 [1 ,3 ]
王懿祥 [1 ,4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3]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4] 浙江林学院资源科技学院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经营; 人工林改造; 目标树作业体系; 森林发展类型;
D O I
10.13348/j.cnki.sjlyyj.2009.01.002
中图分类号
S757 [森林经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704 ;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如何科学地经营人工林,持续地发挥人工林的多种效益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结合在海南、云南、四川、陕西、北京等地开展的近自然森林经营试点研究,提出了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包括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目标和技术指标、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不同作业模式及以目标树为特征的林分作业体系。最后讨论了规避近自然化改造风险的规划方法。这些理论和实施技术可为我国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海南省白沙县加勒比松林森林发展类型设计及虚拟实现 [J].
国红 ;
陆元昌 ;
雷相东 ;
洪玲霞 .
林业科学, 2006, (S1) :163-166
[2]   21世纪的森林经理发展动态 [J].
陆元昌 ;
甘敬 .
世界林业研究, 2002, (01) :1-11
[3]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陆元昌著, 2006
[4]  
中国森林资源[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雷加富主编, 2005
[5]  
Vietnamese-German fi-nancial cooperation smallholder forestry project training manual. Guido Kuchelmeister,Le Quoc Huy. Margraf Publishers GmbH . 2005
[6]  
Der naturgemaβe Wirtschaftswald, Begriffsbestimmung, Zweck und Ziel. Krutzsch H. Allg. Forstzeitschr . 1950
[7]  
Das Plenterprinzip. Reininger Heinrich. Leopold Stocker Verlag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