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

被引:145
作者
申端锋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上访; 维权; 治权; 分类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学界对农民上访的研究大多基于农民权利意识不断增长这一判断而展开,形成了农民上访研究的维权范式。税费改革后,基层政权弱化而农民上访增多这一现象对维权范式构成了直接挑战,农民上访研究呼唤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文试图从乡村治权而非农民维权的角度对农民上访进行研究。作者在和平乡的田野调查表明,和平乡30年来农民上访的变迁正是乡村治权逐步弱化的结果,乡村治权的具体体现就是分类治理。当前信访治理的困境是无法对上访者进行定性,信访治理没有原则。政权性质的模糊致使分类治理丧失了原则,而蜕化为纯粹的治理技术,从而出现了"有分类无治理"的治理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基层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应该进一步明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53 条
[1]   中性政府:对转型期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解释 [J].
姚洋 .
经济评论, 2009, (03) :5-13
[2]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家庭三十年——一个社会学的视角 [J].
杨善华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9, (02) :72-77
[3]   中国的政治传统与发展 [J].
于建嵘 ;
裴宜理 ;
阎小骏 .
南风窗, 2008, (20) :30-32
[4]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 [J].
贺雪峰 .
江海学刊, 2008, (04) :108-113+239
[5]   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 [J].
于建嵘 .
东南学术, 2008, (03) :12-15
[6]   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8, (02) :10-29
[7]   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下)——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 [J].
裴宜理 ;
余锎 .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03) :45-50
[8]   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上)——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 [J].
裴宜理 ;
余锎 .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02) :51-57
[9]   “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 [J].
应星 .
开放时代, 2007, (06) :106-120
[10]   “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 [J].
吴毅 .
社会学研究, 2007, (05) :21-4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