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带鱼渔获量变动原因分析

被引:13
作者
王跃中
邱永松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带鱼; 渔获量; 捕捞努力量; 环境因子; 模型; 东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2.4 [鱼类资源调查];
学科分类号
090803 ;
摘要
利用1951~1984年东海带鱼年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资料,以及降雨、风速和海表温度等的时间系列,分析了带鱼渔获量年际变化与捕捞努力量及环境因素的关系,并建立了渔获量对捕捞努力量和环境变量的回归模型。带鱼渔获量随捕捞努力量的变化可用Fox模型拟合(R=0·89,P<0·01),1951~1974年期间,渔获量随着捕捞努力量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但自1974年后,随着捕捞努力量的持续增长,渔获量开始下降。排除捕捞效应后的带鱼渔获量波动还与环境因素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和东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渤海海域年均风速、长江口年均风速、黄海和东海海表温度(2月)、东海中部年平均海表温度及南部冬季月平均海表温度等环境因子都与之显著相关。包含捕捞努力量和环境变量的渔获量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97,其置信水平达到99%以上。运用1951~1984年的回归模型对1985和1986年的渔获量作出了预测,其预测值与实际渔获量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带鱼渔获量变动不仅与捕捞作用有关,同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渔获量与邻近海域水文环境变化的关系 [J].
陈永利 ;
王凡 ;
白学志 ;
白虹 ;
纪风颖 .
海洋与湖沼, 2004, (05) :404-412
[2]   环境因子对东海区帆式张网主要渔获物渔获量影响 [J].
周甦芳 ;
樊伟 ;
崔雪森 ;
程炎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1637-1640
[3]   渔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J].
刘国琛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 (S1) :240-243
[4]   东海带鱼群体结构变动的研究 [J].
周永东 ;
徐汉祥 ;
刘子藩 ;
薛利建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314-320
[5]   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J].
樊伟 ;
程炎宏 ;
沈新强 .
中国水产科学, 2001, (04) :91-94
[6]   东海区海表温度与中上层渔获量关系的时空分析 [J].
杜云艳 ;
周成虎 ;
邵全琴 ;
苏奋振 ;
王盛 .
高技术通讯, 2001, (02) :56-60
[7]   气候变化对我国沿海渔业生产影响的评价 [J].
刘允芬 .
中国农业气象, 2000, (04) :2-6+29
[8]   渤海主要渔业生物资源变动的研究 [J].
金显仕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4) :22-26
[9]   全球变化对海洋渔业的影响及对策附视频 [J].
黄长江 ;
董巧香 ;
林俊达 .
台湾海峡, 1999, (04) :481-494
[10]   带鱼资源动态综述及管理现状分析 [J].
徐汉祥 ;
刘子藩 ;
许源剑 .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7, (03) :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