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四种证候模型的微循环研究
被引:7
作者
:
丁钰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丁钰熊
顾永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顾永奋
龙楚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龙楚瑜
机构
: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来源
:
中国医药学报
|
1988年
/ 06期
关键词
:
阴虚/病理生理学;
阳虚/病理生理学;
血虚/病理生理学;
血淤/病理生理学;
疾病模型,动物;
微循环/病理生理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报道通过建立类阴虚、类阳虚、类血虚、类血淤四种证候的动物模型,观察研究了体表(耳)和内脏(肝、肾、肠)的微循环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证有不同的微循环改变特点,类阴虚证动物主要表现为充盈度不足,血色暗红,血流稍快,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多;类阳虚证动物为血流缓慢,血色淡,充盈度不足,毛细血管开放数减少;类血虚证动物为血色淡红,血流星虚缦状,充盈度不足,有片状渗出;类血淤证动物为血流缓慢或淤滞,红细胞聚集,血粘度增高。这些特点为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76 +76-77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