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农民兼业行为对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研究——来自CFPS的微观证据
被引:22
作者:
刘进
[1
,2
]
赵思诚
[1
,2
]
许庆
[1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2] 上海财经大学三农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兼业行为;
非农工资性收入;
收入分解;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7.12.004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随着非农工资性收入占中国农民收入比重的逐年增加,为了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绝大多数农民采取兼业行为。那么,农民兼业行为对非农工资性收入究竟有何影响?文章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和收入分解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兼业行为对农民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兼业农民的非农工资性收入和小时工资水平均显著低于纯非农就业农民。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兼业行为引起的歧视效应是产生这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时,应瞄准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惠农富农政策,以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既要着力破除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约束,鼓励部分兼业农民向非农部门彻底转移,提高其工资性收入;又要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7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