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对苜蓿品种幼苗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103
作者
冯昌军
罗新义
沙伟
王凤国
机构
[1] 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3]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黑龙江齐齐哈尔
[4] 黑龙江齐齐哈尔
关键词
苜蓿; 低温胁迫; 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在4℃低温条件下,以苜蓿Medicagosativa的2个国外品种Aspire、DK141为材料,研究了苜蓿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品种苜蓿幼苗叶片内SOD、POD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酶活性下降后仍能维持高于对照的活性水平;游离脯氨酸绝对含量逐渐增加。从而证明苜蓿通过维持较高水平的SOD、POD活性和提高脯氨酸绝对含量等保护机制来适应低温胁迫,减轻低温伤害,并且表明Aspire、DK141品种苜蓿抗寒性较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紫花苜蓿越冬性研究概述 [J].
孙启忠 ;
王育青 ;
侯向阳 .
草业科学, 2004, (03) :21-25
[2]   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J].
李建设 ;
耿广东 ;
程智慧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90-92+96
[3]   冷季型草坪草耐旱及耐寒性比较 [J].
马智宏 ;
李征 ;
王北洪 ;
黄文江 ;
温海峰 .
草地学报, 2002, (04) :318-321
[4]   低温胁迫下加拿利海枣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J].
廖启炓 ;
丁印龙 ;
杨盛昌 ;
谢潮添 ;
张平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570-573
[5]   温度逆境对不同品种黄瓜幼苗膜保护系统的影响 [J].
马德华 ;
孙其信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4) :656-661
[6]   低温胁迫对辣椒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J].
马艳青 ;
戴雄泽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6) :461-462
[7]   西瓜野生种质幼苗耐冷性的生理生化特性与遗传研究 [J].
许勇 ;
张海英 ;
康国斌 ;
王永健 .
华北农学报, 2000, (02) :67-71
[8]   低温胁迫下红松幼苗活性氧的产生及保护酶的变化 [J].
李晶 ;
阎秀峰 ;
祖元刚 .
植物学报, 2000, (02) :148-152
[9]   苜蓿抗寒性及根蘖性状的表现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关系的研究 [J].
梁慧敏 ;
夏阳 .
草业学报, 1998, (04) :56-61
[10]   植物细胞膜ATP酶及其与植物低温生理过程的关系(综述) [J].
李美茹 ;
刘鸿先 ;
王以柔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7, (03) :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