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空间分异特征与地理影响因子

被引:15
作者
杨振
丁启燕
周晴雨
刘会敏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
关键词
健康水平; 空间分异; 变异函数; 地理探测器;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1407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考察各县级单元人口健康水平的空间集疏格局,利用变异函数方法分析健康水平空间分异随距离变化的总体特征与方向性规律,引入地理探测器方法考察典型自然、人文因子对健康空间分异格局形成的单一影响与交互作用。研究表明:1)2010年案例区人口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均值,各县级单元人均预期寿命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下游高、中游低"的空间格局,高值集聚区多分布在苏南、浙西、上海等地,低值区相对分散,多集中在鄂西、湘西、赣东南与皖北、苏北等地;2)健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最大距离为555km,空间总变异主要来源于结构性因素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其中东-西方向的变异最大,东北-西南、西北-东南方向的变异依次降低,南-北方向的健康不均衡程度最低;3)自然与人文因子共同作用推动了健康空间分异格局的形成,因子解释力大小依次为经济密度、千人病床数、海拔高度、多年平均气温、生态系统类型、湿润指数、多年平均降水、地形坡度和干燥度。各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均高于相应单因子解释力,人文因子之间以及人文因子与自然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健康分异格局的塑造起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4+2 +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2003-2013 [J].
赵雪雁 ;
王伟军 ;
万文玉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685-698
[2]   中国人口健康分布的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 [J].
杨振 ;
刘会敏 ;
王晓霞 .
世界地理研究, 2017, 26 (02) :161-168
[3]   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 [J].
王劲峰 ;
徐成东 .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116-134
[4]   基于乡镇尺度的河南省人口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 [J].
张海霞 ;
牛叔文 ;
齐敬辉 ;
叶丽琼 ;
李娜 .
地理研究, 2016, 35 (02) :325-336
[6]   中国社会变迁与国民健康动态变化 [J].
陈心广 ;
王培刚 .
中国人口科学, 2014, (02) :63-73+127
[7]   世界各国预期寿命差异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J].
苟晓霞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9 (03) :31-36
[8]   人口流动对中国城乡居民健康差异的影响 [J].
牛建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46-63+205
[9]   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J].
于晓薇 ;
胡宏伟 ;
吴振华 ;
石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151-156
[10]  
长江下游省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 曲腾.华中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