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VM遥感分类技术的艾比湖地区20a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6
作者
孙晨 [1 ]
李晓东 [2 ]
孟现勇 [1 ]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遥感; SVM; GIS;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 驱动力; 艾比湖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P27 [地籍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1404 ; 081603 ;
摘要
【目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是影响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利用遥感技术可以从大尺度上主动快速地发现变化区域,具有实时性、动态性、宏观性等优势。研究针对传统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在精度和分类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不确定性较高等问题,采用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分类技术,监测了艾比湖地区1990、2001和2011年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情况,分析近20 a艾比湖地区各类用地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化,探讨影响其变化的驱动力因子。【方法】选择生态环境脆弱的新疆艾比湖地区为研究区,采用SVM分类技术对艾比湖地区1990、2001和2011年三期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并与传统的最大似然分类法和决策树分类法进行对比实验,选取最优分类方法结合GIS、GPS技术,在综合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艾比湖地区20 a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进行监测。【结果】SVM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最高,基于该技术分析出1990~2011年间艾比湖地区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在结构和数量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结论】SVM分类方法为最优分类方法;在近20 a的时间里,艾比湖地区各类用地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影响艾比湖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但由于短时期内自然因素对艾比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小,因而人文因素被认为是影响当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22 / 13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杨淑华.山东师范大学.2005, 07
[2]   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关系研究——以酒泉市为例 [J].
王科明 ;
石惠春 ;
周伟 ;
郑凤娟 ;
孙宏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3) :124-128
[3]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尼格拉·塔什甫拉提 ;
丁建丽 ;
吉别克·哈力克巴义 .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48 (01) :104-109
[4]   基于RS和GIS的艾比湖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J].
谢霞 ;
王宏卫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中国沙漠, 2010, (05) :1166-1173
[5]   支持向量机在遥感数据分类中的应用新进展 [J].
张睿 ;
马建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5) :555-562
[6]   新疆于田县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力定量研究 [J].
田源 ;
丁建丽 ;
张飞 ;
哈学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03) :67-72
[7]   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新疆精河县为例 [J].
张飞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丁建丽 ;
王伯超 ;
王飞 ;
买买提·沙吾提 .
生态学报, 2009, (03) :1251-1263
[8]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地覆被遥感分类 [J].
田源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丁建丽 ;
张飞 ;
依力亚斯江·努尔麦麦提 ;
韦建波 .
资源科学, 2008, (08) :1268-1274
[9]   新疆于田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分析 [J].
瓦哈甫哈力克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海米提依米提 ;
熊黑刚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6) :1-6
[10]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区域分异 [J].
汪小钦 ;
王钦敏 ;
刘高焕 ;
励惠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165-17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