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对自然降水再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20
作者
岳德成
曹亚芬
丁志远
李青梅
韩菊红
杨金云
机构
[1] 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玉米; 自然降水; 汇集; 入渗;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11.04.020
中图分类号
S318 [其他栽培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平坦地块中测定了陇东雨养农业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对自然降水的再分配规律,比较分析了玉米3种栽培方式对自然降水的有效入渗效应。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对自然降水的汇集效果可达到72.46%~87.95%,但在降水量少于1mm和2月份的低温、冰冻、降雪等状况下降水汇集效果较差;对自然降水的降水入渗效果可达到61.44%~80.06%,但在小雪、微雨、特大暴雨过程和2月份的低温、冰冻、降雪及6、7月份的高温干旱等对降水有效入渗影响较大。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能将大面积接纳的降水集中渗入到植物根系直接利用的小区域(播种孔下土层),单位承渗面渗入量较半膜垄作、露地平作分别增加11.76~43.30倍和52.60~229.77倍,水分下渗较深,但降水渗入根系主要分布区的总量不占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土壤初始含水率和降雨强度对黏黄土入渗性能的影响
    刘汗
    雷廷武
    赵军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7 (02) : 1 - 6
  • [2] 长武黄土高塬沟壑区降水及侵蚀性降雨特征
    陈杰
    刘文兆
    王文龙
    李志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01) : 27 - 31+56
  • [3] 西峰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黄斌
    张洪芬
    王劲松
    [J]. 土壤通报, 2009, 40 (01) : 38 - 42
  • [4] 玉米双垄全膜模式土壤水分与降水的灰色关联分析及水分利用率研究
    赵凡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1) : 89 - 94
  • [5] 甘肃省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李来祥
    刘广才
    杨祁峰
    赵小文
    朱永永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9, (01) : 114 - 118
  • [6] 紫色土坡耕地降雨入渗试验研究
    傅斌
    王玉宽
    朱波
    王道杰
    王先拓
    王勇强
    任熠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7) : 39 - 43
  • [7] 人工草地覆盖条件下降雨入渗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李毅
    邵明安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3) : 18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