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变异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2
作者
李伟伟 [1 ]
欧阳东 [2 ]
黄木易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3]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度; 安徽省; 时空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构建了一套多维度定量化评判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的评价体系,并选取协调发展度作为等级判断标准,据此以安徽省地级市作为基本单位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变异存在较好的规律性,表现为:时间序列上,研究期内大部分地级市协调发展度指数大于0.5,总体呈现协调发展态势,"路径依赖"较强,"高中低"三层稳固演化,且"两极分化"逐步强化。空间变异上,中心城市凸显,呈沿江和内陆"双核双带"模式发展,东西两翼、南北两端差异显著,空间自相关性、趋同性和集中性较高。演变趋势上,大部分地域在小幅波动变化中出现稳中有降,且从东北向西南下降速率逐步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福建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图谱分析 [J].
陈菁 ;
盛政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0 (06) :68-75
[2]   城乡差异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J].
赵四东 ;
杨永春 ;
黄木易 ;
李伟伟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30) :17300-17304
[3]   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 [J].
崔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64-69
[4]   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J].
王西琴 ;
何芬 ;
高吉喜 .
生态经济, 2008, (10) :29-32+36
[5]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J].
陈超凡 ;
马惠兰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13-15
[6]   城市用地综合效益评价及其时空变异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J].
黄木易 ;
吴次芳 ;
岳文泽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6) :17-23
[7]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
陈志 ;
薛敬华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07-311
[8]   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 [J].
胡玮 .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 (02) :4-6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科技导报, 2005, (02) :48-51
[10]   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J].
李桂平 .
湖南社会科学, 2002, (04)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