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长岭井下铁矿崩矿步距优化研究

被引:8
作者
李文增
任凤玉
机构
[1]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崩矿步距; 放出体; 崩落体; 采场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61.1 [];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优化崩矿步距的原则,可归结为使放出体的上部形态与残留体和崩落体总体边界相符。本文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了弓长岭井下矿放出体、残留体基本形态,又通过现场标定出矿过程中废石混入的时间与混入率,推断出崩落体的基本形态,确定了相应采场结构下崩矿步距的合理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端部放矿随机介质理论方程 [J].
张宗生 ;
乔登攀 .
采矿技术, 2006, (03) :237-240+253
[2]   弓长岭井下矿改进采场结构的研究 [J].
任凤玉 ;
袁国强 ;
陈晓云 ;
郭友学 .
金属矿山, 2006, (09) :86-87
[3]   北氵名河铁矿采场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 [J].
任凤玉 ;
韩智勇 ;
王文杰 .
中国矿业, 2006, (03) :44-46
[4]   崩落体形态及其影响研究 [J].
张国建 ;
蔡美峰 .
中国矿业, 2003, (12) :40-44
[5]   矿岩散体流动参数物理模拟实验 [J].
王述红 ;
任凤玉 ;
魏永军 ;
李文增 .
东北大学学报, 2003, (07) :699-702
[6]   矿石崩落体形态与放矿效果的关系研究 [J].
张国建 ;
郭连军 .
中国矿业, 2001, (05)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