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Ⅲ.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方法

被引:3
作者
邹应斌,何觉民,戴君惕,周美兰,张海清,刘雄伦,欧仕益,杨友才
机构
[1] 湖南杂交小麦研究中心
关键词
雄性不育,温度,光周期,标准,方法/两系法;
D O I
10.13331/j.cnki.jhau.1995.01.001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论述了生态遗传(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标准和方法。指出可供采用的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表达必须在年际间表现稳定,在雄性不育阶段其不育株率应达到100%,深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9.5%以上,浅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0%以上;在雄性可育阶段其可染花粉率应达到60%以上,异交结实率应达到50%以上。不论是长日光敏感型、短日光敏感型,还是高温敏感型或低温敏感型的雄性不育系,其育性鉴定应当同时在自然光温条件下、自然变温控制光周期条件下和人工定温控制光周期条件下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效应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J].
邹应斌,萧光玉,余铁桥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4, (05) :401-406
[2]   生态核不育大麦育性转换条件的研究 [J].
杨静,张自国,曾汉来,李玉珍,王前和,程鹏飞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4) :354-359
[3]  
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系“湘91S”的选育[J]. 席代汶,陈卫江,宁祖良.湖南农业科学. 1994(04)
[4]   湘糯粱S─1高粱两用不育系选育研究 [J].
李光林,汤文光,叶桃林,杨光立,何英豪 .
湖南农业科学, 1994, (04) :5-8
[5]  
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Ⅰ.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J]. 何觉民,戴君惕,邹应斌,张海清,刘雄伦,欧仕益,周美兰.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4(01)
[6]   温度对水稻光敏、温敏核不育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J].
陈良碧 ;
李训贞 ;
周广洽 .
作物学报, 1993, (01) :47-54+98
[7]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研究 Ⅲ.减数分裂期温度对两个籼稻光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 [J].
孙宗修 ;
程式华 ;
闵绍楷 ;
熊振民 ;
应存山 ;
斯华敏 ;
杨仁崔 ;
梁康迳 ;
王乃元 .
作物学报, 1993, (01) :83-87
[8]   光照诱导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的敏感期及其发育阶段的探讨 [J].
元生朝 ;
张自国 ;
许传桢 .
作物学报, 1988, (01) :7-13
[9]  
两系杂交小麦理论与实践[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何觉民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