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进程与反思展望

被引:38
作者
徐海娇 [1 ]
艾子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劳动教育; 价值取向; 价值重心; 变迁轨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8.1 [职业道德教育]; G40-015 [劳动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进程分为雏形建立时期、全面探索时期、十年"文革"时期、恢复重建时期、改革深化时期五个阶段,体现了从"体能""生产""工具""技术"到"素养"的重心变迁轨迹。反思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进程可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开始有意识地走向超验性人的自由、尊严、美的维度;劳动教育主动回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接国家经济建设需求;劳动教育价值传承与形式创新接踵,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张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知青史.[M].刘小萌; 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2]  
浙江教育发展史.[M].张彬; 主编.杭州出版社.2007,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新探索.[M].成有信主编;劳凯声;肖川;丁东等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  
中国教育通史.[M].毛礼锐;沈灌群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5]  
中国教育年鉴.[M].《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   重构劳动教育的价值空间 [J].
徐海娇 .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6) :51-56
[8]   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新考量 [J].
徐海娇 .
中国德育, 2018, (18) :7-8
[9]   怎样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J].
萧宗六 .
教育研究, 1999, (06)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