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含油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及预报模式

被引:13
作者
沈惠聪
江宇
季吟秋
周伟军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油菜; 含油量; 抽苔期; 种子形成期; 日照; 温度; 预报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长江下游亚区菜籽含油量的变异范围处34.~44.9%,集中在39.0~40.9%.年度间差异3~5%左右.本区内相同品种的地域差异为纬度每增高一度,含油量增加0.4439%.种子形成期光强减弱至自然光强的1/4,含油量比对照降低16.63%;温度与水分差异亦可使含油量降优5~7%.种子形成期是气象因子影响含油量的关键时期,含油量与此期的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日平均温度、≥3℃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因此,可用种子形成期的日照时数为主要气象指际,抽苔期日平均温度为辅助指标,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含油量预报的数学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L)种皮颜色与种子含油量的相关分析 [J].
肖达人 .
作物学报, 1982, (04) :245-254+291
[2]  
实用油菜栽培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后利主编, 1987
[3]  
油菜的遗传和育种[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后利 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