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系统评价

被引:11
作者
罗小云
吴庆华
寇镭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下肢; 取栓术;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4 [周围血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拴急性期手术取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6.6)、EMbase(1984-2006.6)、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2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9-2006.6)、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1994-2006.6)和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1994-1999),手枪国内《血管外科会议汇编》(1991-2006.6)和国内《血管外科》杂志(2000-2006.6),纳入手术取栓与标准抗凝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结果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篇,其中6篇符合纳入标准。手术取栓组6个月静脉完全通畅率高于抗凝治疗组[OR=7.26,95%CI(2.40,21.94)]。两组5年静脉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59,95%CI(0.88,7.67)]。手术取栓组6个月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率[OR=0.11,95%CI(0.59,1.59)]和5年PTS发生率[OR=0.18,95%CI(0.06,0.60)]均低于抗凝组,但两组10年PTS发生率和大部分瓣膜静脉功能测定指标无差异。两组肺栓塞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0,95%CI(0.39,4.97)]。结论对于争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手术取栓仅能促进其近期静脉瓣膜功能恢复和通畅程度,而对改善通畅率作用不显著。目前缺乏足够的证据证实手术远期疗效具有优势。手术取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鉴于本评价纳入的试验样本量小,质量不高,且多数发表年限较早,降低了结论的可靠性,亟需大样本试验证实其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815 / 8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早期急诊手术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9例报告 [J].
骆松辉 ;
龚时文 ;
闵军 ;
区庆嘉 .
中国医师杂志, 2005, (10) :1363-1364
[2]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J].
段鹏飞 ;
钱爱民 ;
桑宏飞 ;
朱礼炜 ;
戎建杰 ;
李晓强 .
解剖与临床, 2004, (02) :91-93
[3]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治疗 [J].
董国祥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04) :20-21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65例的治疗分析 [J].
黄晓钟 ;
王鹏 ;
张皓 ;
张纪蔚 ;
张柏根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2, (11) :25-26
[5]  
Venous thrombectomy for iliofemoral vein thrombosis--10-yea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study. Plate G,Eklof B,Norgren L,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