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质量能综合评价

被引:19
作者
邹进
张友权
潘锋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水电系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二元水循环; 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水资源承载力是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水资源承载力的合理评定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二元水循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承载单元的概念,认为水资源是通过承载单元来实现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的。承载单元具有系统响应的特点,水资源在承载单元内将经过社会的外体循环及自然的内体循环,之后其水质、水量、水能3个方面的状态都会发生改变,其承载能力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因此,以承载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质量能构架下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以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评价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指标体系投影寻踪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石家庄为例 [J].
马峰 ;
王千 ;
蔺文静 ;
王贵玲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 10 (03) :62-66
[2]   水资源承载力可拓评价模型的改进及应用 [J].
薛小杰 ;
黄四霞 ;
张泽中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02) :175-180+212
[3]   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J].
席锐超 ;
李继清 ;
王勇 .
水力发电, 2011, (10) :22-24+27
[4]   BP神经网络在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中的应用 [J].
苏伟 ;
刘景双 ;
李方 .
水利水电技术, 2007, (11) :1-4
[5]   基于GIS的北方典型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J].
潘兴瑶 ;
夏军 ;
李法虎 ;
刘洪禄 ;
马明 ;
王翠哲 ;
李荣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4) :664-671
[6]   水资源承载力可拓评价方法 [J].
张洪波 ;
黄强 ;
辛琛 ;
李子婷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6, (S1) :206-212
[7]   基于二元水循环的河流生态需水水量与水质综合评价方法——以辽河流域为例 [J].
王西琴 ;
刘昌明 ;
张远 .
地理学报, 2006, (11) :1132-1140
[8]   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 [J].
王顺久 ;
杨志峰 ;
丁晶 .
资源科学, 2004, (06) :104-110
[9]   面向生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J].
杨志峰 ;
赵彦伟 ;
崔保山 ;
胡廷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5) :125-129
[10]   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J].
龙腾锐 ;
姜文超 .
水科学进展, 2003, (02) :24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