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从古土壤看北京环境变迁
被引:8
作者:

陈焕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来源:
关键词:
北京低山丘陵;
古土壤;
环境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1.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土壤是在古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土壤。西胡林黄土剖面位于北京低山丘陵区,埋藏有七层古土壤,根据形态和微形态特征,可以划分出碳酸盐型古土壤、普通褐土型古土壤、淋溶褐土型古土壤和棕壤型古土壤。其地球化学特征和土壤磁学特性的研究表明,各古土壤类型之间和各发生层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通过古地磁测年和地层对比,确定了古土壤的年龄。在研究古土壤性状的基础上,配合孢粉分析,可以勾画出北京低山丘陵区的环境变迁。北京地区自50万年前至1万年前,交替经历了14次温湿、冷干的气候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第四纪时期东亚季风变化的动力机制[J]. 第四纪研究, 1995, (01) : 63 - 74丁仲礼,余志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
- [2] 渭南黄土沉积中十五万年来的古土壤及其形成时的古环境[J].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 256 - 269郭正堂,刘东生,安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
- [4] 华北晚更新世马兰期气候地层划分[J]. 科学通报 , 1984, (04) : 228 - 231安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卢演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5] 土壤中氧化铁的活化过程的探讨[J]. 土壤学报, 1983, (04) : 387 - 39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黄土剖面中氧化物的比值和相对淋溶、积聚值在地质上的意义[J]. 地球化学, 1981, (04) : 381 - 387文启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孙福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刁桂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余素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 [8] 黄土地层中CaCO含量变化与更新世气候旋迴[J]. 地质科学, 1981, (02) : 122 - 131卢演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9] 裂变径迹法测定北京猿人的年代[J]. 科学通报, 1980, (24) : 1137 - 113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书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顺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张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离石黄土中的第五层古土壤及其古气候的意义[J]. 土壤学报, 1980, (01) : 1 - 10+101安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