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德阳地区伤员医疗救治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8
作者
姚元章 [1 ]
张连阳 [1 ]
程晓斌 [1 ]
沈岳 [1 ]
何勇 [1 ]
童卫东 [1 ]
鲁开智 [2 ]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
[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地震; 灾害救援; 信息; 军事救援; 损害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42 [挤压伤、震荡伤、冲击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中伤员的伤情特点、救治过程和效果,探讨灾难救援中信息侦察、军事化救援、损害控制原则的应用和作用。方法收集了四川省德阳市某医院在2008年5月12日5月31日收治的1 420地震伤员资料,分析各部位伤发生率和各年龄组受伤情况,回顾早期救治分类、救治方法和内容。结果1420例伤员中,共有1821处损伤,单个部位伤1089例,占76.69%;多部位伤331例,占23.31%;四肢损伤、体表和软组织损伤多于其他部位损伤;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P<0.01)。伤员流在震后前2天最多,占68.80%,明显多于其他时间(P<0.01);19~45岁年龄组伤员多于其他年龄组(P<0.01);伤后12小时以上才得到救治的伤员最多(P<0.01)。结论平时灾难救援中救治的速度是关键,信息侦察是保证早期灾害救治的前提;在救治中应遵循损害控制原则,平时加强自救互救训练和急救知识培训可挽救更多伤员的生命,军事化救援是今后灾害救援的新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3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急救绿色通道在严重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 [J].
姚元章 ;
张宇 ;
孙士锦 ;
张连阳 .
中华创伤杂志, 2008, (04)
[2]   近期主要国际灾难救援回顾(一) [J].
雷欧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6, (01) :60-61
[3]   关于突发灾难中伤员的救治问题 [J].
张鸿棋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 (08) :449-450
[4]  
Prehospital Care of Tsunami Victims in Thailand: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J] . Dagan Schwartz,Avishay Goldberg,Issac Ashkenasi,Guy Nakash,Rami Pelts,Adi Leiba,Yeheskel Levi,Yaron Bar-Dayan.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 . 2006 (3)
[5]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Hospital as a Substitute For Medical Hospital Care in the Aftermath of an Earthquake: The Experience of the Israeli Defense Forces Field Hospital in Duzce, Turkey, 1999[J] . Yaron Bar-Dayan,Adi Leiba,Pinar Beard,David Mankuta,Dan Engelhart,Yftah Beer,Mauryzio Lynn,Yuval Weiss,Giora Martonovits,Paul Benedek,Avishay Goldberg.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 . 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