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英国高等教育经费体制改革——原因、对学生入学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1
作者
傅淑琼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关键词
英国; 高等教育; 经费体制改革; 非传统学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56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英国工党政府在1999年承诺,到2010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达到50%。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然要扩大以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非传统学生的入学率。这样,各个大学将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经费短缺的问题。为此,工党政府于1998年采取了“谁受益,谁承担成本”的原则,对高等教育的经费制度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助学金制度,引入了学费和贷学金制度。但是,改革并没有如工党所愿,反而给非传统学生的入学设置了障碍。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英国高等教育:优势、挑战与对策 [J].
潘发勤 .
比较教育研究, 2004, (02) :23-27
[2]   社会资本对美国少数民族参与高等教育的影响 [J].
严文蕃 .
教育研究, 2003, (04) :73-79
[3]   英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动向及启示 [J].
高桂娟 .
煤炭高等教育, 2002, (01) :36-38
[4]   从《罗宾斯报告》到《迪尔英报告》——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战略及其启示 [J].
刘晖 .
比较教育研究, 2001, (02) :24-28
[5]   约翰逊总统与美国“肯定性行动”的确立 [J].
华涛 .
世界历史, 1999, (04) :33-40
[6]  
比较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王承绪,顾明远主编, 1999
[7]  
理想与抉择[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张民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