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精神:公德的价值之维

被引:7
作者
仇珊华 [1 ,2 ]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基础部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公德; 价值取向; 价值旨归;
D O I
10.13904/j.cnki.1007-1539.2017.03.016
中图分类号
B824 [社会公德];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新时期铸就公民较高的公德素质,有赖于公德的价值内核,即公共精神在公民心中的真正确立。所以,探究公共精神在新时期话语场域的新内涵、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对于公民公德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以公共精神为价值内核的公德是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外在的他律性道德要求,要使公德成为道德主体内在的道德约束,就必须将公共精神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内化于公民心中,使公民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发扬公共精神,遵守公德。公民对公共精神的自觉,也是公德建设的目的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人的条件.[M].(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著;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  
理想国.[M].柏拉图.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