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气特性
被引:23
作者
:
李清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李清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房新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光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鹏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远涛
机构
:
[1]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来源
:
电工电能新技术
|
2012年
/ 31卷
/ 01期
关键词
: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特性;
等效电路;
Lissajous图形;
虚拟电极;
放电功率;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M83 [高电压试验设备及测量技术];
O461 [气体放电(气体导电)];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在气流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其放电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放电过程中在介质板表面积聚的电荷处会形成一虚拟电极,与放电空间其他电荷共同作用,对放电过程产生影响。基于此,建立放电的等效模型,推导了放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与Lis-sajous图形计算的放电功率比较,具有较好的吻合。讨论了外加电压、频率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外加频率相同时,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每半周期内传输的放电电荷不断增大,且其变化趋势与功率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呈非线性增加,同时放电面积增大,功率增加;外加电压一定时,放电功率与频率成正比。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83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气压介质阻挡高频放电三种模式的Lissajous图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艳捧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阳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晓蕾
[J].
电工技术学报,
2009,
24
(06)
: 5
-
11
[2]
电流体动力等离子体发生器特性实验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勇
李清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李清泉
[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09,
28
(02)
: 29
-
32+80
[3]
电流体动力等离子体发生器的仿真优化
李清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李清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勇
孔苏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明供电公司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孔苏丽
[J].
高电压技术,
2009,
34
(01)
: 17
-
21
[4]
气体放电物理[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徐学基, 1996
[5]
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s: Their History, Discharge Physics,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J] . Ulrich Kogelschatz.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 . 2003 (1)
←
1
→
共 5 条
[1]
大气压介质阻挡高频放电三种模式的Lissajous图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艳捧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阳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晓蕾
[J].
电工技术学报,
2009,
24
(06)
: 5
-
11
[2]
电流体动力等离子体发生器特性实验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勇
李清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李清泉
[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09,
28
(02)
: 29
-
32+80
[3]
电流体动力等离子体发生器的仿真优化
李清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李清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勇
孔苏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明供电公司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孔苏丽
[J].
高电压技术,
2009,
34
(01)
: 17
-
21
[4]
气体放电物理[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徐学基, 1996
[5]
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s: Their History, Discharge Physics,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J] . Ulrich Kogelschatz.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 . 2003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