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空间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

被引:55
作者
贾克敬
张辉
徐小黎
祁帆
机构
[1]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
承载力; 土地资源; 空间开发利用; 评价技术; 京津冀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开展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思路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开发利用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对土地开发建设影响显著的因子,运用分步式算法测算适宜建设用地规模及分布,确定土地合理开发强度及分布区域,通过分析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差异评价区域承载状况。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反映土地资源承载开发利用的状态;同时以承载建设开发行为为明确承载对象,有显著的政策指向,为精细化、差异化制定空间格局优化调控政策提供了可能。本文从面向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应用出发提出的承载力评价路径,可为中国制定和完善承载力评价相关技术规范提供一些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35 / 3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供给生态服务价值的云南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 [J].
陈芳淼 ;
田亦陈 ;
袁超 ;
张蜜 ;
张飞飞 ;
尹锴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 (12) :1605-1613
[2]   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J].
姜秋香 ;
付强 ;
王子龙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1) :319-324
[3]   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J].
乔盛 ;
白宏涛 ;
张稚妍 ;
朱坦 .
生态经济, 2011, (07) :33-37
[4]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土地承载力评价 [J].
许联芳 ;
谭勇 .
经济地理, 2009, 29 (01) :69-73
[5]   基于生态足迹和农业生态区域法的土地人口承载力比较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J].
余万军 ;
吴次芳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4) :466-472
[6]   徐州市区域承载力实证研究 [J].
潘东旭 ;
冯本超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3, (05) :130-134
[7]   甘南藏族自治州土地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J].
黄国勇 ;
陈兴鹏 .
兰州大学学报, 2003, (04) :75-79
[8]   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在湄洲湾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J].
曾维华 ;
王华东 ;
薛纪渝 ;
叶文虎 ;
关伯仁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S1) :71-74
[9]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项目研究方法概论 [J].
陈百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1, (03) :197-205
[10]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徐琳瑜,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