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利权保障立法价值重心的转移及其启示

被引:8
作者
王三秀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福利权; 生存权; 就业权; 价值重心;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9.04.002
中图分类号
D971.2 [];
学科分类号
0301 ;
摘要
基于对现有法制的反思和社会新问题的积极回应,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福利权保障立法的价值重心逐渐由生存权的保障转向促进劳动就业权的实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在保障贫困人群生存权的同时有效促进其就业权实现的相对完整的法律机制。深入、细致地研究美国福利权保障的立法与实践,对推进我国贫困群体福利保障的法制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发展报告.[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M].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鲜祖德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  
福利.[M].(英)诺曼·巴里(NormanBarry)著;储建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M].牛文光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5]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  
生存权论.[M].(日)大须贺明著;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
[7]  
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M].杨冠琼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
[8]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邓大松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9]  
罗斯福选集.[M].[美]罗斯福(Franklin D·Roosvelt) 著;关在汉 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
[10]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 [J].
徐月宾 ;
刘凤芹 ;
张秀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40-5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