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SFA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成本效率评价
被引:14
作者
:
成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
成刚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涛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穆素红
[
3
]
机构
:
[1]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
[2]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来源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2008年
/ 06期
关键词
:
成本效率;
随机边界方法;
成本函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在总结国内高校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随机边界法分析2002~2005年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成本效率,结果发现高校的整体成本效率值为0.59,比理论最小成本多支出41%的成本。深入分析影响效率因素后发现学校的类型、办学地点以及教师的职称结构、办学条件中的占地面积、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均显著影响高校的成本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7+102 +1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高校内部效率研究——基于范围经济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成刚
吴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吴克明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 81
-
91
[2]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经验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成刚
[J].
世界经济,
2006,
(12)
: 53
-
62
[3]
不同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比较研究
陆根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陆根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蕾
[J].
复旦教育论坛,
2006,
(02)
: 55
-
59
[4]
基于DEA的我国高校科研效率评价
田东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邮电学院
田东平
苗玉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邮电学院
苗玉凤
[J].
理工高教研究,
2005,
(04)
: 6
-
8
[5]
中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实证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迟国泰
孙秀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孙秀峰
芦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芦丹
[J].
经济研究,
2005,
(06)
: 104
-
114
[6]
Allocative Efficiency vs. "X-Efficiency"[J] . Harvey Leibenstei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6 (3)
←
1
→
共 6 条
[1]
我国高校内部效率研究——基于范围经济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成刚
吴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吴克明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 81
-
91
[2]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经验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成刚
[J].
世界经济,
2006,
(12)
: 53
-
62
[3]
不同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比较研究
陆根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陆根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蕾
[J].
复旦教育论坛,
2006,
(02)
: 55
-
59
[4]
基于DEA的我国高校科研效率评价
田东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邮电学院
田东平
苗玉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邮电学院
苗玉凤
[J].
理工高教研究,
2005,
(04)
: 6
-
8
[5]
中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实证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迟国泰
孙秀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孙秀峰
芦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芦丹
[J].
经济研究,
2005,
(06)
: 104
-
114
[6]
Allocative Efficiency vs. "X-Efficiency"[J] . Harvey Leibenstei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6 (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