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实验性胃癌模型
被引:3
作者:
蒋廷鑫
洪鹤群
林言箴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来源:
关键词:
MNNG;
粘膜;
生物膜;
大鼠;
胃腺癌;
胃癌模型;
给药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用化学致癌剂诱发胃癌模型的研究始于30年代,但因缺乏特异的致癌剂而较难在大鼠等啮齿类动物中诱发成与人体胃癌相似的胃腺癌.50年代中期,有些学者曾试用芳香多环烃类化合物如3-甲基胆蒽、3,4-苯并芘、7,12-二甲基苯蒽等进行胃壁内直接注射或包埋,但均因胃腺癌诱发率较低而未获推广.1967年,日本Sugimura等应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简称MNNG)溶于饮水中给药,成功地诱发了Wistar大鼠的胃腺癌,使实验性胃癌模型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以后许多学者相继在小鼠、仓鼠、犬等动物中用MNNG诱发胃腺癌成功.用MNNG饮水法诱发胃癌方法简便,特异性较高,重复性好,诱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8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