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异位酸适宜配比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邵广
苗树君
沈冰蕾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奶牛; 瘤胃发酵; 异位酸; 体外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23.5 [];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试验采用L8正交试验设计,用体外培养法研究异丁酸、异戊酸和2-甲基丁酸不同配比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并且筛选适合瘤胃发酵的异位酸适宜配比。结果表明,异位酸不同配比对瘤胃pH没有显著影响(P>0.05);异位酸配比1组(45∶33∶22)与未添加组相比,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了18.36%(P<0.05),而瘤胃液的菌体蛋白浓度和培养残留物有机干物质消化分别显著提高了13.43%、10.97%(P<0.05)。因此,异丁酸、异戊酸和2-甲基丁酸3者按45∶33∶22比例混合,可以缓解瘤胃蛋白质降解速度,提高菌体蛋白质含量和有机物的消化率。配比1组多项指标综合指数正效应明显,因此确定混合异位酸的适宜混合比例为45∶33∶22。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日粮添加维吉尼亚霉素对肉牛瘤胃发酵及粪便pH的影响 [J].
郝俊玺 ;
王加启 ;
李长皓 ;
魏宏阳 ;
卜登攀 ;
周凌云 ;
沈建忠 .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05) :5-8
[2]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异丁酸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J].
龙际飞 ;
赵胜军 ;
刘叶枝 ;
王春维 .
中国奶牛, 2008, (01) :20-22
[3]   异丁酸对西门塔尔牛瘤胃营养物质降解的影响 [J].
李红玉 ;
刘强 ;
黄应祥 ;
王聪 ;
王浩 .
饲料与畜牧, 2006, (02) :32-34
[4]   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及其在粗饲料科学搭配上的应用 [J].
张吉鹍 ;
邹庆华 ;
李龙瑞 .
饲料广角, 2003, (21) :26-30
[5]   “利福牌”异位酸型增奶剂的试验研究 [J].
高龙 ;
高明辉 ;
王英龙 ;
温丽慧 .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6, (12) :24-25
[6]   奶牛异位酸型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 [J].
王加启,冯京海,米军祥,张立强,傅庆民 .
中国奶牛, 1994, (05) :21-23
[7]   通过比色测定瘤胃液氨氮含量方法的改进 [J].
冯宗慈 ;
高民 .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3, (04) :40-41
[8]  
饲料分析及饲料治疗检测技术 .2 张丽英.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