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可吸入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形成机理

被引:13
作者
隋建才
徐明厚
丘纪华
俞云
夏勇俊
高翔鹏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燃烧; 颗粒物; 形成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227 [运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低压撞击器分别对某100MW和50MW燃煤机组锅炉的除尘器前后飞灰颗粒进行采样,研究了除尘器前后PM10的物理化学特性,探讨了颗粒物可能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两台锅炉产生PM10的质量粒径均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0.1μm和4μm左右.粒径小于0.377μm的颗粒可能为气化凝结机理形成,超微米颗粒则可能是通过亚微米颗粒凝聚、聚结和矿物质熔融、破碎、聚结形成.亚微米颗粒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硫化物为其主要成分,而超微米颗粒中主要成分为难熔性氧化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664 / 16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我国火电行业资源利用分析
    米建华
    [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5, (02) : 34 - 36
  • [2] 燃煤飞灰化学成分随粒度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齐立强
    原永涛
    纪元勋
    [J]. 煤炭转化, 2003, (02) : 87 - 90
  • [3] 煤粉炉PM10/PM2.5排放规律的试验研究[J]. 刘建忠,范海燕,周俊虎,曹欣玉,岑可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01)
  • [4] 混煤燃烧过程中矿物质的形态变化及相变
    王泉海
    邱建荣
    李帆
    刘迎晖
    郑楚光
    [J]. 化工学报, 2000, (06) : 840 - 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