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物检测方法──细菌培养顶空气相色谱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4
作者
程锦泉
殷斌志
陆定中
察宏道
机构
[1] 深圳市卫生防疫站,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毒性评价; 结构与毒性; 毒物联合作用; 顶空气相色谱; 生态毒理;
D O I
10.13227/j.hjkx.1994.03.018
中图分类号
O657.71 [];
学科分类号
070302 ; 081704 ;
摘要
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环境毒物对大肠杆菌(E.Coli)代谢产物CO2的抑制程度,以IC50(50%抑制浓度)判断毒性大小,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检测环境污染物毒性的方法。本试验选择最佳条件为;细菌浓度109个/ml,pH值72—7.4,顶空管气液比1:2.5,培养4h,以及适宜的CO2测定色谱条件。用该方法检测8种离子毒性,IC50值顺序为Hg2+(0.86×10—6)>Cu2+(8.00×10—6)>Cd2+(8.39×10-6)>CN-(10.20×10-6)>Pb2+(11.20×10-6)>Sn2+(20.10×10-6)>Ni2+(39.70×10-6);研究了Cd2+、Hg2+、Cu2+、Zn2+和CN-5种离子间联合毒性作用,大多数表现为相加作用,也有协同和拮抗作用;芳香族化合物结构活性与毒性两者间有密切关系,取代基种类和数目不同,毒性各异;探讨硝基废水处理过程中毒性随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浓度、COD值降低而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4+79+94-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