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食品安全激励机制分析

被引:14
作者
王常伟 [1 ,2 ]
顾海英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理论; 激励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6.82 [];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在介绍传统引致食品生产厂商选择高努力水平生产的价格激励机制基础上,引入监管者介入条件,探讨了激励监管者选择期望监管频度的内在机理,最后对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解释。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对选择变量的设定,激励食品安全行为主体按最佳的期望行为进行决策,进而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74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构建网格化工程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探讨 [J].
张建坤 ;
李灵芝 ;
何厚全 ;
杨岭 ;
李俊杰 .
经济问题探索, 2011, (06) :44-48
[2]   我国食品安全管制的供求分析 [J].
周小梅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9) :98-104
[3]   食品安全: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及信息的影响——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 [J].
周应恒 ;
霍丽玥 ;
彭晓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11) :53-59+80
[4]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振兴我国农业的切入点 [J].
于冷 ;
顾海英 .
中国标准化, 2002, (05) :5-7
[5]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to behavioral food risks: The case of grain producers[J] . Norbert Hirschauer,Oliver Musshoff.Food Policy . 2006 (2)
[6]  
Economics of Food Labeling[J] . Elise Golan,Fred Kuchler,Lorraine Mitchell,Cathy Greene,Amber Jessup.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 2001 (2)
[7]  
A Principal-Agent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economics value of a traceability system:a case study with injection-site lesion control in fed cattle .2 Resende-Filho,M.A,Buhr,B.L.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