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论之后现代解读

被引:5
作者
邢彦明
机构
[1]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
D O I
10.19429/j.cnki.cn11-3776/g4.2009.01.005
中图分类号
G712.3 [];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传统的课程观向现代课程观的转变,体现出从学科结构理论向社会改革理论的走向,从知识中心向学生发展中心的演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论,为高职课程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为解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提供了教育哲学根基。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教育的哲学基础.[M].(美) 奥兹门 (Ozmon;H.A.) ; (美) 克莱威尔 (Craver;S;M;) ; 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课程与教师.[M].(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陈玉琨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国际教育新理念.[M].顾明远;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2001,
[5]  
后现代课程观.[M].(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著;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