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奇观研究理论溯源——从“视觉中心主义”到“景观社会”

被引:21
作者
范欣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2] 青岛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表象; 模仿说; 视界政体; 景观社会; 媒体奇观;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09.02.03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媒体奇观现象在人类社会与历史渐进过程中的一种凸显。学者们对这一现象的相关研究也印证和辉映了这一发展轨迹。媒体奇观现象的相关研究源起于古老的哲学命题"表象",在"视觉中心主义"传统下建立起来的"视界政体"中,表象在技术的助推下成为一种"全视机器",成为以蒙蔽和诱惑等方式束缚和压迫人类的新的枷锁,对其抵制、反叛、颠覆与重建就变得任重而道远。在这个转向的过程中,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理论表征了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叛逆的激发。凯尔纳和他的媒体奇观研究,是在德波的悲情沉淀后将这一理论引向更理性、更具建构意义的一种新的出发。这一理论体系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媒体奇观研究有益参照。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景观的激进批评与景观文化的发展——德波《景观社会评论》要义
    梁虹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6, (05) : 237 - 243
  • [2] 景观社会评论.[M].(法) 德波;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3] 视觉文化导论.[M].(美) 米尔佐夫;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 [4] 景观社会.[M].(法)居伊·德波(GuyErnestDobord)著;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5] 视觉文化的奇观.[M].吴琼编;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6] 西方哲学十五讲.[M].张志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7] 媒体奇观.[M].()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Kellner)著;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8] 后现代转向.[M].(美)斯蒂芬·贝斯特(StevenBest);(美)道格拉斯·科尔纳(DouglasKellner)原著;陈刚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9] 形而上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
  • [10] 资本论.[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ls)撰;郭大力;王亚南译;.人民出版社.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