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土壤养分释放特性对施氮模式的响应

被引:2
作者
隽英华
宫亮
孙文涛
于涛
机构
[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养分释放; 施氮模式; 高效施肥;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4.07.189
中图分类号
S158.2 [土壤肥力测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氮肥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模式作用下辽南地区的水稻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明显提高了耕层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并且随着施氮量增加,耕层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升高;有效磷含量在拔节期之前呈增加趋势,而在拔节期之后则呈波浪形变化;速效钾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随着追氮次数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有效磷含量则呈无规律性变化;随着生育期推进,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降低,而有效磷含量则呈无规律性变化。与其他施氮模式相比,3次追肥的施氮模式能够在整个生育期为水稻提供较充足的有效养分,满足植株的生理需求。综合考虑土壤的养分动态变化特性、产量性状、产投比、氮肥农学效率等因素,初步筛选出3次追肥为辽南地区水稻生产中的高效施氮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不同施氮模式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刘迎雪
    李文华
    李彩凤
    洛育
    陈胜勇
    包海龙
    [J]. 玉米科学, 2007, (02) : 117 - 119+126
  • [2] 施氮量对玉米植株硝态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王林学
    杨义
    刘帮银
    杨丽军
    杨剑虹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5) : 6404 - 6406+6468
  • [3] 施氮量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吕丽华
    陶洪斌
    王璞
    赵明
    赵久然
    鲁来清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4) : 630 - 637
  • [4]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陈祥
    同延安
    杨倩
    [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 (06) : 19 - 22
  • [5] 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麦-稻轮作系统中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机制[J]. 刘益仁,李想,郁洁,沈其荣,徐阳春.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1)
  • [6]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 [7]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朱兆良
    [J]. 土壤与环境, 2000, (01) : 1 - 6
  • [8] 不同施氮方式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卢树昌
    臧凤燕
    刘惠芬
    陈永利
    [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2, (01) : 18 - 21
  • [9]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Improving Fertilizer-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Irrigated Rice in China
    Roland Buresh
    Christian Witt
    [J]. 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 2002, (07) : 67 - 76
  • [10] 施肥比例及施肥量对玉米吸肥的影响及增产机理
    杨玉画
    褚清河
    杜慧玲
    [J].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04) : 33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