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社会参与问题研究

被引:26
作者
宋志军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司法; 社会参与;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16.02.009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社会参与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规律、"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及社会治理创新的需要。社会参与实质上是社会力量参与,其主体包括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公益组织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合适成年人在场、社会调查、观护帮教、附条件不起诉考察、禁止令的执行及对少年犯的社区矫正等方面可以对司法活动进行辅助与支持。为了实现社会参与的有序性和常态化,应建立有序参与和常态参与的保障机制。有序参与的保障机制包括由检察院推进社会参与、建立信息共享和转介机制以及制定有序参与的程序规范。常态参与的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与社会工作进行整合以及由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N].赵衡;.检察日报.2015,
[2]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实证研究.[M].宋英辉; 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  
美国少年司法.[M].(美) 齐姆林;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4]  
未成年人犯罪专题整理.[M].张远煌; 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5]  
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M].(美) 罗森海姆等; 编.商务印书馆.2007,
[6]  
青少年社会工作.[M].陆士桢;王玥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  
行刑社会化研究.[M].冯卫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涉罪未成年人审前非羁押支持体系实证研究 [J].
宋英辉 ;
上官春光 ;
王贞会 .
政法论坛, 2014, 32 (01) :98-111
[9]   论刑法禁止令的司法适用 [J].
高铭暄 ;
岳蓓玲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04) :96-101
[10]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社会参与原则的实现 [J].
茹艳红 .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2, 2 (05) :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