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十屋断陷成岩作用及储层评价
被引:3
作者
:
朱陆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东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朱陆忠
赵秀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东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秀梅
王春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东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春喜
机构
:
[1]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东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
天然气工业
|
2000年
/ S1期
关键词
:
成岩作用;
储集层评价;
十屋断陷;
松辽盆地;
南;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根据区内 14口井 5 6 0个砂岩样品的普通薄片 ,2 13个样品的铸体薄片及部分井的电镜、“X”衍射 ,阴极发光观察分析 ,对十屋断陷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地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确立了砂岩发生的成岩事件和泥岩粘土矿物的演化规律 ,自生石英、碳酸盐矿物、自生粘土矿物的胶结、交代作用成为砂岩储集层主要成岩事件 ,泥岩粘土矿物于 10 0 0m、185 0m两次层间水的大量排出 ,成为不同成岩阶段的主要标志 ,进而指出了不同成岩阶段砂岩储集层自生矿物组合、孔隙结构面貌特征 ,其中粘土矿物第一、第二迅速转化带为有利油气聚集带。在进行砂岩富集区带有机质成熟度指标及盖层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 ,与不同地区储层成岩相带相结合 ,指出双龙、四五家子、杨大城子、后五家户区为有利储层发育带及有利油气聚集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7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最小含油喉道半径在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J].
曲志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曲志浩
.
石油学报,
1983,
(04)
:37
-47
[2]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裘亦楠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3]
油层物理.[M].罗蛰谭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
←
1
→
共 3 条
[1]
最小含油喉道半径在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J].
曲志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曲志浩
.
石油学报,
1983,
(04)
:37
-47
[2]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裘亦楠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3]
油层物理.[M].罗蛰谭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