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放牧率与小嵩草高寒草甸暖季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关分析

被引:40
作者
董全民
赵新全
马玉寿
李青云
王启基
施建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牦牛放牧率; 小嵩草高寒草甸; 暖季草场;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对牦牛放牧率与小嵩草Kobrecia parva高寒草甸暖季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关分析得出,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放牧率的增加, 总地上生物量和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及其比例减小,杂类草比例增加;总地上生物量和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与放牧率呈线性回归关系, 杂类草地上生物量与放牧率呈二次回归关系,且当放牧率为2.30头/hm2 时, 1998年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达到最大;放牧率为2.04头/hm2 时, 1999年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达到最大。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与放牧率呈线性回归关系;1998和1999年对照组0~30 cm地下生物量分别是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的1.1,1.4,1.5倍和1.1,1.6,1.7倍;1998年各放牧处理不同土壤层地下生物量占0~30 cm地下生物量的比例为:0~10 cm占87.18%88.38%,10~20 cm占8.19%9.55%,20~30 cm占2.87%3.44%;1999年各放牧处理0~10 cm地下生物量占0~30 cm总地下生物量的88.04%89.37%, 10 ~ 20 cm占7. 14% ~ 9. 34%, 20 ~ 30 cm占2.25%3.5%;另外,1999年各处理组0~10 cm地下生物量的比例均高于1998年,而10~20和20~30 cm地下生物量的比例均低于1998年。不同土壤层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呈线性回归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克隆植物矮嵩草在放牧选择压力下的风险分散对策研究 [J].
朱志红 ;
李希来 ;
乔有明 ;
刘伟 ;
王刚 .
草业科学, 2004, (12) :62-68
[2]   放牧强度对浑善达克沙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红梅 ;
韩国栋 ;
赵萌莉 ;
索培芬 ;
潘林瑞 .
草业科学, 2004, (12) :108-111
[3]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初析 [J].
董全民 ;
李青云 ;
马玉寿 ;
施建军 .
四川草原, 2004, (02) :20-27
[4]   牦牛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暖季草场植被的影响 [J].
董全民 ;
马玉寿 ;
李青云 ;
施建军 ;
王启基 .
草业科学, 2004, (02) :48-53
[5]   放牧强度对高寒地区多年生混播禾草叶片特征及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董世魁 ;
丁路明 ;
徐敏云 ;
龙瑞军 ;
胡自治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1) :136-142
[6]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生产率的影响 [J].
董全民 ;
李青云 ;
马玉涛 ;
施建军 ;
王启基 .
四川草原, 2003, (06) :21-24
[7]   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的影响 [J].
董全民 ;
马玉寿 ;
李青云 .
草地学报, 2003, (03) :256-260+276
[8]   放牧强度对夏季高寒草甸生物量和植被结构的影响 [J].
董全民 ;
李青云 ;
马玉寿 ;
李发吉 ;
李有福 .
青海草业, 2002, (02) :8-10+49
[9]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草场地上生物量和牦牛生长的影响 [J].
董全民 ;
李青云 ;
施建军 ;
马玉寿 ;
王启基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2, (03) :5-7
[10]   内蒙古大针茅草原草地生产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Ⅰ.放牧系统植物地上现存量动态研究 [J].
安渊 ;
李博 ;
扬持 ;
徐柱 ;
阎志坚 ;
韩国栋 .
草业学报, 2001, (02)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