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结构失衡?

被引:5
作者
王海
肖兴志
尹俊雅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 质量; 声誉; 企业创新;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6.05.005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考虑声誉资本的基础上,依据研发投入结构将企业分为研究型与试验型企业,采用数理模型对如何缓解企业研发投入结构失衡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发现,试验型企业质量提升会促使其进行基础、应用研究,而研究型企业质量提升对其研究投入形成抑制。我国公共服务不完善、贫富不均与消费观扭曲的状况愈发严重,进而形成了创新绩效上的"马太效应"。此外,声誉效应会加大企业从事研发的动力。因此,调整企业研发投入结构时,政府一方面可以完善声誉甄别机制,引导企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在创新初期适当参与基础、应用研究,同时应加强现有专利保护制度,健全质量甄别机制,引导消费观念调整,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诱使企业踏上研究型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研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 [J].
林秀梅 ;
孙海波 .
产业经济研究, 2016, (03) :21-30
[2]   集体声誉、认证制度与有机食品行业发展 [J].
莫家颖 ;
余建宇 ;
龚强 ;
李三希 .
浙江社会科学, 2016, (03) :4-17+156
[3]   哪种融资渠道能够平滑企业创新活动?——基于国企与民企差异检验 [J].
肖兴志 ;
王海 .
经济管理, 2015, 37 (08) :151-160
[4]   创新政策对中国上市公司专利行为的影响——基于专利生产函数估计 [J].
盘宇章 ;
寇宗来 .
产业经济研究, 2015, (03) :54-63
[5]   企业社会责任、创新投入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李刚 ;
李随成 ;
杨洵 .
社会科学家, 2015, (05) :70-73
[6]   政府研发补贴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J].
巫强 ;
刘蓓 .
产业经济研究, 2014, (06) :41-49
[7]   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测算及其决定因素——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微观视角 [J].
施炳展 ;
邵文波 .
管理世界, 2014, (09) :90-106
[8]   基础研究对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视角 [J].
李平 ;
李蕾蕾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5) :677-686
[9]   企业生产率、产品质量与出口目的地选择——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证据 [J].
李方静 .
当代财经, 2014, (04) :86-97
[10]   何种类型的研发投资更有利于提高一国生产率?——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证据 [J].
孙晓华 ;
王昀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2) :20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