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E、CEA、IL-6R、D-二聚体水平联合检测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1
作者
孙德军
马同英
李华贵
宋立国
郭天民
王建金
任立明
刘艳芹
李兴国
机构
[1]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肺癌; 标记物; 肿瘤;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肿瘤标记物在早期诊断方法中采用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率的依据和监测病情变化的价值。方法:对293例肺癌患者年龄38~81岁,男女比例3:1,均来自2002年12月至2006年1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NSE、D-二聚体、CEA、IL-6R水平的检测,将293例患者分为:早期肺癌组98例,晚期肺癌组195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组202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组91例,患者治疗前138例,治疗后155例,健康查体者选300例作为正常组作对照,年龄35至80岁,男女比例3:1,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93例肺癌患者的血标本进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白介素-6受体(IL-6R)、D-二聚体(D-Dimer)四项含量检测。结果:早期肺癌组CEA、NSE、IL-6R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D-Dimer在早期肺癌患者中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晚期肺癌组CEA、NSE、IL-6R、D-Dimer的含量均高于早期肺癌组(P<0.01),NSCLC组CEA、IL-6R、D-Dimer的含量均高于SCLC组(P<0.01)而NSE小于SCLC组,治疗前CEA、NSE、IL-6R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后(P<0.01)。阳性诊断率分别为四项同时检测81.6%、NSE、CEA、IL-6R三项检测78.2%、NSE、CEA两项检测61.8%、NSE-项检测48.5%。结论:CEA、NSE、IL-6R、D-Dimer四项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阳性诊断率高,且对肺癌分型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特别对无症状早期肺癌诊断和肺癌的病情观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肿瘤标记物联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J].
刘坚 ;
李祥 .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4, (06) :447-448
[2]   肺癌患者外周血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的意义 [J].
王延春 ;
王太勇 ;
李涛 .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4, (01) :79-80
[3]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恶性肿瘤中的意义 [J].
刘佳 ;
周建耀 ;
林暖 ;
朱晓燕 .
实用医技杂志, 2003, (06) :590-591
[4]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IL-6R测定的临床意义 [J].
张茂林 ;
王静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 (12) :46-47
[5]   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含量观察 [J].
殷少军 ;
蔡娟 ;
李淑兰 ;
李公宝 ;
许福亮 .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9, (01) :58-59
[6]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异常改变的双重意义 [J].
王志新 ;
左媛 ;
陈维中 ;
张楚毅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7, (02)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