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和自谦归因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验研究

被引:15
作者
刘肖岑 [1 ]
桑标 [1 ]
张文新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2]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利/自谦归因; 归因评价; 自我提升; 人际交往;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07.05.011
中图分类号
B841.7 [心理测验];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采用实验法考查了自利/自谦归因对大学生的归因评价与人际交往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对自谦归因的评价要好于对自利归因的评价,这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消极反馈情境中,同时大学生对朋友的归因评价要好于对陌生人的评价;(2)大学生喜欢与自谦归因的搭档交往,不喜欢与自利归因的搭档交往,这一现象在消极反馈情境中表现得更为明显;(3)大学生对搭档的归因评价在搭档归因方式与人际交往意向变化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68 / 10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自我提升的含义与研究[J]. 刘肖岑,王立花,朱新筱.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2]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J].
温忠麟 ;
张雷 ;
侯杰泰 ;
刘红云 .
心理学报, 2004, (05) :614-620
[3]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自我研究 [J].
邹晓燕 ;
杨丽珠 ;
张秀春 .
心理学探新, 2003, (02) :20-22
[4]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张文新主编, 2002
[5]  
Brown,J. D. The self . 1998
[6]  
An indirect self-enhancement inrelationship among Japanese. Muramoto,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Psychology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