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DNA微阵列技术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

被引:8
作者
张俊仙 [1 ]
吴雪琼 [1 ]
邢婉丽 [2 ]
张琼 [2 ]
梁建琴 [1 ]
张洪恩 [2 ]
陆阳 [1 ]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2]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分枝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菌种鉴定; DNA微阵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利用DNA微阵列的高通量、高效性,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枝杆菌分子菌种鉴定方法,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DNA直接测序法为对照,通过PCR-SSCP和DNA微阵列技术分析28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9种非分枝杆菌和465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结果应用DNA微阵列技术分析28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9种非分枝杆菌菌株,特异性100%。465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经16S rRNA PCR-SSCP初步菌种鉴定,256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应用DNA微阵列分析,显示与分枝杆菌属探针M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探针a杂交阳性,两种鉴定方法结果一致;209株PCR-SSCP初步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株,经芯片分析,68株为龟分枝杆菌龟亚种和脓肿亚种,46株为胞内分枝杆菌,34株为堪萨斯、瘰疬、胃和猿猴分枝杆菌复合群,31株为偶然分枝杆菌,16株为戈登分枝杆菌,3株为鸟分枝杆菌,2株为海和溃疡分枝杆菌复合群,1株为土分枝杆菌, 1株为迪氏分枝杆菌,1株为草分枝杆菌;另6株只与探针M杂交,经测序显示5株为胞内分枝杆菌,但其基因序列与标准菌株不完全相同,1株为新金色分枝杆菌,芯片上无鉴定该菌种的探针。结论用DNA微阵列可简便、快速、灵敏、特异地将大多数分枝杆菌鉴定到种,提高分枝杆菌病的正确诊断率,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J].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
中国防痨杂志, 2002, (02) :3-46
[2]   PCR-SSCP分支杆菌菌种初步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J].
吴雪琼 ;
张俊仙 ;
刘佳文 ;
黄海南 ;
王晋洪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 (07) :25-26+112
[3]   应用PCR-SSCP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J].
李洪敏 ;
吴雪琼 ;
张俊仙 ;
王巍 ;
程红群 ;
不详 .
微生物学通报 , 2000, (03) :202-204
[4]  
现代结核病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张敦熔主编, 2000